首页

加入收藏

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休闲娱乐

居民负债率达63.5%,非金融企业高达167.8%,中国会爆发经济危机吗?

时间:09-29 来源:休闲娱乐 访问次数:122

居民负债率达63.5%,非金融企业高达167.8%,中国会爆发经济危机吗?

股市狂跌、房价崩盘!1990年日本经济危机爆发,日本从此一蹶不振,开启了“消失的30年”。2008年,“百年老店”雷曼兄弟银行破产!500多家银行排队暴雷!美国次贷危机爆发,由此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。然而到了2010年,美国基本恢复元气,由此开启了经济的上升通道。今年,房地产持续下行,地方债务高企,居民负债率居高不下,我国经济也来到了同样的十字路口。接下来,是走日本模式“消失的30年”,还是靠美国路线,10年内恢复元气,开启上升通道?这个问题,我们今天来详细拆解一下。明斯基时刻因何而来?日本、美国的原因各不相同在经济学上有一个概念,是美国经济学家明斯基提出的,所以这个概念也被称为“明斯基时刻”。大概意思是说,当经济繁荣的时候,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良好,就敢于冒险,经济就会更加繁荣,于是投资者更加敢冒险,不断循环,直到冒险过度,整个社会的债务超过了一个临界点,就会导致资产价格崩溃,经济危机来临,这个崩溃的时刻就是明斯基时刻。1990年、2008年,就分别是日本和美国的明斯基时刻。但是,日本在明斯基时刻之后,从“昭和男儿”变成了“平成废宅”。山姆大叔在明斯基时刻之后却立刻起身,重振雄风。在拆解日本和美国不同对策之前,我们先看看日本和美国的明斯基时刻究竟因何而来?首先看日本。二战后日本一片废墟,美国为了在东方对抗苏联,手把手扶持起日本做自己的小弟。但是让大哥美国没想到的是,日本经济发展的这么快。从50年代到80年代,日本的年均GDP增速竟然达到了9.2%!仅仅30年,日本就实现了腾飞。而且日本基本没啥资源,经济腾飞主要依靠出口,也是把东西卖给美国。比如当时日本的丰田、本田等汽车品牌,在美国把通用、福特等老牌本土汽车品牌摁在地板上反复摩擦。美国一看这不行,日本吃我的饭,赚我的钱,马上就要端我的饭碗了,咋办呢?美国研究了一下,日本之所以出口厉害,主要是日元太便宜了,于是连哄带吓,在1985年和日本签订了广场协定,日元大幅升值。日元升值了,出口的东西自然贵了,国外买不起,制造业也就赚不到钱了,但是相应的资产价格也被推高了,股票、房子一飞冲天。大量资本脱实向虚,5年时间日本房价涨了54%,东京房价连翻三倍,当时更有“卖掉东京可以买下美国”的传说。日本的股市也是一路长虹,日经指数狂飙300%。买房、买股票成了日本全民的共识,通过股市、楼市赚到钱的日本人,在国外奢侈品店疯狂扫货,一度成为了一种经济学景观。然而,一片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下,日本经济的虚火也达到了顶点。1990年日本的居民杠杆率高达70.6%,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更是达到了恐怖的143.8%。泡沫膨胀到最大才会破碎,此时日本经济的泡沫,来到了破碎的边缘。随着日本央行收水加息,日本的资产价格开始暴跌,明斯基时刻虽迟但至,日本经济一地鸡毛。所以,日本的明斯基时刻诞生的原因,主要是美国以提升日元价格的方式,大大推高了日本的资产价值。然后逐利的资本脱实向虚,刺激泡沫不断膨胀,最终泡沫破碎。其次,我们看看美国。进入2000年以后,美国长期的低利率环境推动了美国房价开始迅速上涨。美国民众发现,炒房比打工赚钱多了,超低的银行贷款利率,一路飙升的房价,让美国普通民众开始跑步加入“炒房团”。“纽约洛杉矶永远涨”,一时间也成为美国民众的信仰。银行为了赚钱,自然希望更多的人贷款炒房,但是有些人实在太穷,不符合贷款的条件,咋办?这个倒也不难。贷款门槛太高?那就降低门槛。没有首付?那就零首付买房。大批没有偿债能力的美国人,从银行借到了钱进入楼市炒房。而银行为了转移风险,将这种劣质的次级债务打包又转卖给别的金融机构。金融机构之间的次级债务又可以相互交易,就这样交叉层叠,大部分银行都被卷入次级债务的风险中。这点在电影《大空头》中展现的淋漓尽致:一边是失业者用宠物狗的名字办贷款买房,一边是各大银行交易所次级债卖的热火朝天。到了2008年,美国居民的杠杆率达到了惊人的95.4%,泡沫比日本当年还要大。资本空转的游戏自然有玩不下去的一天,所以2008年美联储加息,次贷危机开始,美国的明斯基时刻降临。美国房价一路暴跌,底特律甚至出现1美元1栋的别墅,美国股市也同步腰斩。所以美国的明斯基时刻,主要是因为低利率的环境,加上银行放大风险导致。但是,综合日美两国明斯基时刻来临前的表现,可以看出明斯基时刻来临前的一个显著标志,就是居民杠杆率的飙升。这也不难理解,老百姓的投资渠道有限,除了买房、炒股没有别的渠道。所以居民杠杆率高,借来的钱必然是涌入了这几个地方,资产的价格也必然是被一路推高的。日美看似相同的应对,为何收效截然相反接下来面对危机,从宏观层面来看,日本和美国采取的策略基本相同。二者都是通过量化宽松扩大财政支出,加大公共投资,把居民和企业的债务转移给政府,由政府扛着慢慢消化。但是具体层面操作的区别,却收到了完全相反的结果。还是先说日本。
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

标签 : 休闲娱乐